棋牌游戏永久网址【363050.com】

开元棋牌

开元棋牌

联系我们

电话:400-123-4567

手机:138-0000-0000

邮箱:admin@youweb.com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


棋牌游戏

棋牌游戏- 棋牌游戏平台- APP下载每日6小时的阅读生活

  • 作者:小编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10-21 17:24:41
  • 点击:

  棋牌游戏大全,棋牌游戏app,棋牌游戏平台,棋牌娱乐,棋牌娱乐平台,棋牌,开元棋牌,斗地主,扑克游戏,麻将,德州扑克,牛牛,麻将糊了,掼蛋,炸金花,掼蛋技巧,抢庄牛牛,十点半,龙虎斗,21点,牌九

棋牌游戏- 棋牌游戏平台- 棋牌游戏APP下载每日6小时的阅读生活

  张颖老人是“老延安”,也是周总理重庆时期的助手,建国后她担任了中国戏剧家协会书记处书记,后曾到外交部任新闻司、西欧司副司长,我国驻加拿大使馆政务参赞。1983年,她以大使夫人身份随章文晋出使美国。周末,见赠张颖老人的新版《外交风云亲历记》,去取书时,又和老人聊起了有关书的话题。

  阅读历史会给人一种客观看待人和事的视野,也会使人的思想愈发厚重。虽然对人和事作出的评判会众说纷纭,但能取信于人的必须具有历史的高度、历史的眼光。张颖老人阅读了大量党史文献,加之儿子百家从事党史研究工作,也为她的阅读带来了便利。通过这些文献,她发现陈独秀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。“这个人很有思想,也很有骨气,后来一直想将陈独秀争取过来,但他始终没有被收买。我觉得他对党还是始终如一的给他官他不做,给他钱他不收。因为他还是觉得那一套是不对的,直到最后在重庆贫病交加地凄惨死去”。

  巴金、冰心、夏衍、萧乾等人都是张颖老人的熟人,他们的作品老人也大都很爱读。但是如路翎等人的作品她却并不认同,觉得写得太扭曲了,人性不应该是这样的。也许人性有的一面,但是《饥饿的郭素娥》将其放大得过分夸张。

  由于长期从事戏剧工作,对于中国的戏剧史她也有话要说。她认为田汉是中国最好的剧作家,诗写得也好,人也极富艺术气质。“从诗才上讲,田汉比郭沫若还强”,张颖认为。张颖还十分赞赏欧阳予倩在话剧上作出的贡献,因为他推动了并非中国原生的话剧艺术在中国的生根发芽,发扬光大。因此,“线周年纪念,不提欧阳予倩是不对的”。

  张颖老人喜读党史的另一个原因是她“几乎是党的同龄人”。老人从小就有了阅读的习惯,她说自己没有好好上学,但是喜欢躲在被窝里,用小灯泡照亮来看书。小学的时候她已经读完了“四大名著”。15岁高中没有念完时,就跟着年长的同学投奔延安而去。“我们家就我一个不是知识分子,”老人笑道,“他们都是有学位的。”

  其实这是老人谦虚,她可是鲁艺的第一批毕业生。张颖到达延安后,因为想从军报国,所以先进了抗大。身体不好的她很快病倒了,“后来鲁艺成立了,他们就建议我投考鲁艺。”老人说。

  老人投身革命正是由于阅读的习惯。上高中时,她姐姐在中山大学的同学常常到她家谈论延安,还给她带来很多介绍延安的资料。后来学校所在地遭到日军轰炸,要搬到农村,她想,与其去农村念书不如北上延安抗日。“直白地说,延安最好的是男女平等,都能当兵,我们家里还是比较重男轻女的。”后来她决定跟着姐姐同学组织的宣传队奔赴延安,但是人家嫌她小,还很不情愿带她。

  转到鲁艺后,能弹会唱的张颖本想入音乐系。报名鲁艺的人大多有文艺活动的经验,像张颖这样没有搞过文艺的小鬼绝无仅有。戏剧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,当时戏剧系的主任张庚觉得张颖有演悲剧的气质,所以让她去了戏剧系。不久后,张颖出演了吕骥的新歌剧《农村曲》,因为歌剧对普通话要求不高,歌剧的形式也令当地耳目一新,因此她演的小媳妇在延安一炮走红,她也成了尽人皆知的明星。

  但是张颖并不喜欢表演,她的普通话不好,歌剧还可以出演,但是对白多的其他剧种就没法办了。张颖随鲁艺第一期学员毕业后,鲁艺建立起了图书馆,于是她一边参与实验剧团的演出,一边要求到图书馆去工作,因为当时图书馆来了很多社会各界捐来的书,其中很多都是张颖没有看过的。到了图书馆之后,近水楼台的张颖极大地满足了读书的欲望。在图书馆的一年多时间,陈荒煤成了张颖的业余老师,指导她应该看什么书,给她一生打下了基础,对她的影响很大。

  老人读书速度极快,曾将有关外交部的一本资料借给老人看,竟然次日便读完璧还了。之后再借给其他老,却再也未见如此的阅读效率。老人说,“文革”其间,自己大量的藏书被洗劫一空,从此她就发誓再也不买书了。但是由于长期从事文艺工作,她的作家朋友极多,老朋友们有了新作品都会送给她,再加上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以及出版机构的赠阅,如今老人也并不缺少阅读资料。每天她都至少要阅读6个小时,联想到她惊人的阅读效率,真不知道她每天要处理多么庞大的信息量。

  然而,现在困扰她最大的问题是视力,因为常年的阅读,她有一只眼睛已经失去视力,另一只也衰退得厉害。虽然医生多次建议她停止阅读,不过她说,只要能看见,每天至少6小时的阅读还是会坚持下去的,否则,“不看书怎么过呀?”

  今年86岁高龄的老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主题理所当然是“书”。老人有个“不习惯”,就是听别人为自己读书,虽然视力不好,她也愿意自己亲自阅读,她说这样才有思考的余地。

  最近,张颖老人又对佛教书籍发生了兴趣,因为她读到很多季羡林、赵朴初等人的佛学著作。可能不久她将打破“文革”后不再买书的习惯,因为她现在十分欣赏《大唐西域记》,“玄奘是一个伟大的人,国际上都十分推崇他的《大唐西域记》,被认为是最好的历史见证。”老人说,“其实佛教思想,除了它的宗教形式上的迷信色彩之外,其基本思想和儒家,甚至是思想都有相通之处。例如说,做人的最高境界,佛教认为是做事前先想他人,后想自己。否则为什么那么多高级知识分子最后都对佛教感兴趣呢?于是我先看了赵朴初的书,然后看了季羡林书。”

  儿子为她买了收听有声读物的设备,医生和晚辈们都强烈要求老人降低用眼的强度。与时俱进的老人也在尝试着通过听书来阅读,也许不久的将来,老人会再次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,亦未可知。